佛法上的苦指的是什么苦?

  在佛法、佛经里,有关苦的词语许多:全部皆苦,人人皆苦,众生皆苦,苦海无涯,苦海无边,有漏皆苦,出苦无期。把人人都说得苦哈哈的,好像人的终身除了苦,什么都没有了。但佛法里的苦是实在的,是每个人,全部人的实践情况。每个人都是苦的,人生皆苦;一辈子都是苦的,苦海无边;人人都是这样的,没有一个人能够破例,人人皆苦。

  在实践日子中,好像有的时分,有的人并不苦楚。有的时分,自己感觉活得很高兴,很酣畅,不苦的。人的终身看起来也不尽是苦的,也有许多高兴。有的人终身下来,就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很夸姣的。有的人经过自己的斗争,具有了人间能具有的全部,也很满意很高兴的。看起来不是人生皆苦,也不是人人皆苦,莫非是佛经记载有误,佛法有错。

  在这里,咱们要理解佛法,首要就要学会转向。转向自己的内部,这是学佛要害的第一步:学会向内看。便是要学会转向自己的内部,转向自己的心里。假如没有这个转向,咱们就学不到佛法,就会与佛法擦肩而过。即便咱们学了许多与佛法有关的常识,看了许多佛经,访问了许多师父,听了许多解说,乃至进行了许多禅修操练,耗尽一生尽力,也会是一场空,白忙一辈子。

  学习佛法的第一步是要转向自己的心里,首要学会发觉自己的心里。看看它是怎样运作的,是怎样改变的,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改变的。自己的心里每天都发生着怎样的改变,自己的高兴、高兴、酣畅是怎样呈现的,自己的烦躁、苦楚、抑郁又是怎样呈现的。相同的一颗心,为什么既能给自己高兴,又能给自己苦楚。这样,才是真实踏上佛法学习之路的第一步。

  经过对自己心里的调查,细心的觉知,就能发现自己的心里改变有三个特色:一、在不断改变;二、循环往复地改变;三、不受自己操控。

  每个人都能够仔细的调查自己的心里改变,特别是经常感觉自己头昏眼花、萎靡不振、脾气暴躁、心情无常、失眠多梦、抑郁症强迫症,也便是觉得自己有许多烦恼,有许多苦楚的男女,更应每天花一些时刻,感觉自己的心里改变。对这些改变,还能够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刻,再与上面我所说的心的三个特色比照,看看是不是那样的。

  佛法上的苦,是指每个人心里的苦,是内涵的苦,不是指外在的苦。外在的苦仅仅每个人内涵的苦的投射和体现的详细方式。因为每个人心里的改变都是相同的,都有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使得每个人的心里都处在不断的改变之中,不能稳定,没有停歇的时分。跟着年纪的增大,这种改变也越来越频频,越来越激烈,这也便是成年人为什么越来越烦恼苦楚的原因。佛陀正是醒悟到了每个人心里的这种改变,所以才宣布怜惜的感叹:人生皆苦,人人皆苦。

  佛陀为去除每个人心里的苦楚,去除全国全部众生心里的苦楚,就为咱们解说了许多的去除这些苦楚的办法,这便是佛法。这些办法记载在不同的经文里,这便是佛经,包含咱们日常能读到的心经、金刚经、阿弥陀经、地藏经等等。苦是佛法存在的柱石,正因为有苦,才有佛法。佛法便是因人人间有苦才发生的,才存在的,才连续下来的。没有苦,就没有佛法存在的必要。

  释教中有时又把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的三类:

  苦苦:是咱们日子中感触到的苦楚,佛经中既使没有指出,咱们也是认为是苦的,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世的苦楚、变老的苦楚、病变的苦楚、逝世的苦楚;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即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能如愿;怨憎会苦:是怨家路窄,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及五蕴炽盛苦:即五蕴身心不平衡的苦楚。

  坏苦:是指咱们一般高兴的感触。以佛法的才智来看,咱们所谓的高兴受并非真实的高兴,其本质也是苦楚的。例如咱们饥饿时想吃,吃饱了就觉得高兴,但假如持续吃下去,还会觉得高兴吗?身体脏了,洗澡觉得高兴,但长时刻在水里泡着觉得高兴吗?无聊时看电视觉得高兴,但没日没夜的看下去觉得高兴吗?由此可见咱们的所谓高兴,是因为咱们有了某种愿望之后,经过外境的影响得到满意心理上呈现暂时的平衡,所以咱们觉得高兴,但是吃饭的本质并非高兴,假使吃饭的本质是高兴的话,不管吃多少都应该觉得高兴,但是现实否则,当咱们带着激烈的愿望吃馒头时,吃一个、两个、三个感到高兴,吃到四个、五个、六个时,你会发现此刻已由本来的高兴转变为苦楚了。吃饭是这样,人间上全部经过愿望得到的高兴莫不如此,因为这种乐受能变坏,因此称为坏苦。  

  行苦行:是迁流改变义。人间全部都是无常改变,这乃是国际人生之规则。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则,寻求永久:期望身体永久、家庭永久、婚姻永久、工作永久、人际关系永久、爱情永久,现实上人间没有相同永久的东西,世事无常,夸姣的事物往往是稍纵即逝,转瞬即逝。因为咱们的知道与人间的现实——行,相违反,因此就有了行苦。 

  总归,娑婆国际,全部莫非是苦。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