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愿法师:什么是实修_真实的实修

  谈到“实修”这个论题,许多居士可能会持有如下的观念:“实修”就应该是每天诵几部经、拜多少佛、坐几支香,或许是来寺院做义工等等。

  上述种种修行的方法是不是“实修”呢?答复不至否定,但它们又不能被确认便是“实修”,说是归于“修行”的几种方法应该更为精确。而更广义的“实修”呢,却指的是二六时中,都能做到心存道念,心里敞开一份与“无我”相通的“才智观照”,以此无我的观照作用于“起心动念”而利他做务……这才称得上是真实的“实修”。能做到这样的修持不是很简单,但却是大乘菩萨的修行法门。咱们既已发大乘菩提心,欲修大乘菩萨道,当如是尽力,如是修行。应该从当下做起,从一天做起,从一周做起,从一月、一年做起……

  举个比方。一般周日上午咱们在寺院闻法,下午发心当义工护持道场,整天下来都很充分,身心轻安,感觉得到了道场的加持力气,自己也以为是在修行。但是,是不是仅仅就停留在这一天,藉由佛法的熏染而提起正念就算可以了呢?或许说,咱们可以抚躬自问一下:鄙人一周、下一个月甚至一年里,假如没有来寺院闻法和发心的时分,自己会不会继续持守在这份佛法正念的加持之中呢?……

  再比方,假如咱们以为只要在诵经、礼佛、打坐的时分才是“实修”,那么脱离这些工作的其他时刻,自己又是不是在修行呢?……

  由此或许咱们可以反思到:当咱们仅把某些修行的方法当成“实修”的内在,这份“实修”或许就成了一件连续式的、难以继续坚持的修行了。

  《论语》中,孔子曾教诫弟子:“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仅是倾其力气“在一天里”实施仁德式的行为,而非是“锲而不舍”的尽力去做,这不是孔子所发起做学问的方法。学佛修行亦如是,这儿无妨学习孔子之言,试着改动一下语境,把“戒、定、慧”套到这句话中,就变成了: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戒”矣乎?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定”矣乎?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慧”矣乎?

  修行人更应该用这样的方法来检视自己的发心,要在持守五戒或许八关斋戒的时分问问自己:“莫非我只是在一天里修行持戒吗?”

  禅修打坐时也这样问问自己:“莫非我只是在一天里修行禅定吗?”

  听经闻法时也像这样问问自己:“莫非我只是在一天里闻法长养才智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修行人不会把修行局限于一时一日一地,而是不时刻刻都要提起如是的正念。这就好比是须菩提曾问佛陀“咱们发菩提心应该怎样去安住和降伏自己的心呢”,佛答“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道理。

  因而,学佛修行并不意味着是在现实日子中剥离出某一天、某一时去修行,学佛修行也不该固执于方法表面上做功夫。真实的修行,是要把“菩萨不住于相而行施舍”的精力和愿力内化成自己的“心力”,在日常的日子中,不时处处去“批改自行”和“利他发心”。能在“心无所执的观照”下批改自行,就叫做“修行”;能在“心无所执的观照”下利他发心,就叫做“修心”。一个修行人,若在行住坐卧中,都能与“此法”相应,才是实实在在的修、实实在在的行,如此才叫做是“实修”。

文章转自大众号:道山cl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