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卷云天小艇斜,烟波深处作生涯。丝纶挚断双关手,抉出骊龙眼裹沙。——宋·释慧远
唐朝的夹山和尚在一次讲经时,有个学僧问他什么是法身、法眼,他回答说:“法身无相,法眼无理。”
话音刚落,便引来道吾禅师的一阵冷笑。
夹山十分谦虚,立刻走下讲坛前来请教。
道吾说:“你回答的并没有错,只是没有遇到真正的老师。”
其实,夹山心里也没有弄懂到底什么是法身,只不过是捡了个现成的答案,拿来搪塞罢了。当时很多法师在讲经时,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夹山请道吾开示,道吾说:“你的法缘不在我这里。离这儿不远有个叫华亭的地方,旁边江上的船子和尚与你有缘,还不快去!”
夹山将自己的道场解散了,就急急忙忙地赶到华亭,到江边去寻找船子和尚。用了很长的时间,夹山才找到他。
船子问:“你住在哪座庙宇?”
夹山一语双关地答道:“寺即不住,住即不是。”
船子和尚立刻紧逼了一句:“不是,又是个什么?”
夹山说:“不是目前法。”
船子和尚笑了笑说:“你是从哪里捡来的这些虚头套语?”
夹山又回答说:“非耳目之所能到。”
船子听后,不觉脸色一沉,厉声说道:“一句合头语,万世系驴橛。”
说着把桡竿一举,问道:“垂竿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夹山一愣,还没等回过神来,就被桡竿打落下水,船子又把他从水里拉上船。
夹山像个落汤鸡一样,惊魂未定地站在船上,船子和尚用手推了他一下,催促他说:“你快点回答呀!”夹山刚要开口,船子和尚举起桡竿便打。
打得夹山连连点头。
船子说:“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这下夹山真的开悟了,随口就问:“抛纶掷钓,师意如何?”
船子说:“丝浮绿水,浮定有无之意。”
夹山接着说:“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
船子和尚会心地一笑,赞许说:“钓尽江投,金鳞始遇。”
夹山开悟后,船子和尚依旧叮嘱他说:“你今后要‘藏身之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
这就是说,要把自己身、语、意三业化解得无踪无影,真正体证一切法空。同时还要把这个无影无踪化解干净,不能陷在里面出不来。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