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老回归敬奉班,浮尘无复见钟山,何必更待黄粱熟,始觉世间是梦间。——宋朝·安石《怀钟山》
道吾门禅师带著徒弟渐源到一个教徒家去念经吊祭念经。
渐源敲着棺材说:“我想问一下师傅,里边的人是活著的,還是去世的?”
道吾看了看渐源,也敲着棺材说:“不用说生,不用说死!”
渐源疑惑地问道:“为何不用说?”
道吾摸了摸渐源的脑壳说:“你怎么问个不停,不用说便是不用说!”
渐源不说话了,静静地在一旁生着闷气。
回寺庙的中途,渐源怄气地说:“师傅若不跟我说,我之后就已不去檀家念经念经了。”
道吾转过头来,圆睁二目,急得胡须都翘起了,高声讲到:“不随后没去,我是不用说!”
渐源的倔脾气也发过,气冲冲地扬长而去。
此后,渐源再也不会去为人正直念经念经。
道吾门禅师坐化后,渐源到石霜门禅师的法事参学。
一日,他以同样得话问石霜门禅师。
石霜说:“不用说生,不用说死。”
渐源逼问道:“为何不用说?”
石霜大声说出:“不用说便是不用说!哪里有那么多话!”
渐源这时候才在言下大悟,想到道吾门禅师的一片苦心,不由自主泪如雨下。
转世轮回,它是事相上得话,人的本质,哪有存亡?真像禅理都不能说,岂准更说转世轮回?
人的身体殒灭,可是禅理常存。棺木里的人,从有为法的体相上说,有生有死;若从无为法的自性说,就无生无死。
渐源修习姻缘未成熟时,询问道吾门禅师有关存亡的难题,道吾门禅师不用说生也无论死,他不可以深入了解;石霜门禅师对一样的难题给与一样的回答,也是不用说生,不用说死,尽管是一样得话,但渐源却领悟了,由此可见他的修习是发展了。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