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提法师:怎么消除不能相等对待每一个人的别离心?

问题:

  我实在是不能用菩萨的那种大慈大悲的精力去对待每一个人,同一件事面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情,怎么逐步消除这种别离心呢?

曙提法师:

  凡夫不能大慈大悲,是正常的。慈是予乐,悲是拔苦。概有三种:

  一、生缘慈善:也叫有情缘慈、众生缘慈。缘,便是缘念,即缘念调查全部众生犹如赤子,而予乐拔苦,此乃凡夫以及小乘人开端之慈善,也称小悲。

  二、法缘慈善:谛观全部法乃无我,而生起之慈善。这是大阿罗汉及菩萨之慈善,又称中悲。

  三、无缘慈善:谛观诸法相等,而生起无别离心的肯定之慈善,这是佛独具之大悲,故特称为大慈大悲。

  初心学人欲学大悲,无妨先从小悲开端,也便是众生缘慈善开端。一般来说,也有三个进程:

  一、慈及亲爱:无论是给予高兴仍是拔除苦楚,先从身边最接近的人开端。前面说犹如赤子,便是看作自己的小孩子,爸爸妈妈给予孩子高兴是忘我的、爸爸妈妈不忍孩子苦楚也是感同身受的。从亲密联系中修慈善,也恰如这样。

  二、慈及中人:不只对身边人慈祥有加,对其他人、乃至彻底不认识的人,见其有难也能和蔼慈善、予以救苦。这个比慈及亲爱又进了一步,因凡夫对亲密联系者更易爱恨交织,素昧生平者往往冷酷。

  三、慈及怨憎:假如慈善心再进一步修,还要惠及与自己有仇恨乃至有仇的众生,这个比较难,不只放下仇恨,还要进一步帮他。但要修慈善,就必须要去做。

  因为这仅仅从众生缘慈视点修慈善,并不是如法缘慈、无缘慈以般若才智照见众生与我之联系,所以修众生缘慈时要一起修忍辱,众生刚烈难化,咱们又才智不行,亦如孩子调皮气恼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沮丧捉急!所以菩萨先要能坚忍众生对自己的恼害,才干进一步修众生缘慈,这样相得益彰会更有作用。

文章转自大众号:同觉


随机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