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时是几点到几点
午时对应现代时刻的11时至13时。
我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持平於如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依据我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刻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运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_、晡时、日入、傍晚、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明,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顺次递推。
午时是几点到几点钟?
午时指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
古代计时法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时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亦泛指正午前后。唐-白居易-《午睡》诗:“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意思是不在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睡觉,持久的白日怎么能度过。
十二时辰中其他部分时辰指的时刻
1、子时:夜半,又叫半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2、丑时:鸡鸣,又叫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3、寅时:平旦,又称拂晓、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替换之际。(03时至05时)。
4、卯时:日出,又叫日始、拂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刻。(05时至07时)。
午时是几点
午时对应现代时刻的11时至13时。
我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持平於如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依据我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刻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运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_、晡时、日入、傍晚、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明,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顺次递推。
以上文字内容便是小编收拾的关于午时是几点和冬季的午时是几点的具体介绍,期望可以协助到您;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住保藏重视。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