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玛茹的来源

  达玛茹的来源能够追溯到前期的哈拉帕文明,开始是以象形文字出现在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字中。作为湿婆教的前期标识,达玛茹是以“舞蹈之王”[1]化身闪现的湿婆右手所持的一件器物。湿婆奋力伐鼓,构成雄壮的节奏[2],以阐明柔美的曲调节奏(贪欲[3])是国际结构的根底。自远古以来,游商和街头演员曾运用印度的达玛茹或“猴鼓”来“召引”观众,其断断续续的演奏很快就把人们集合在一同。达玛茹被做成沙漏状的小鼓,用木料车制而成,有两个对称的羊皮鼓槌。用系在两张鼓皮间的一根Z型长绳将湿婆教达玛茹的鼓面绷紧,这样,通过揉捏鼓腰上的绳格就能够进步它的腔调。两个小圆鼓槌或两个小球固定在达玛茹鼓腰的两边。高举右手前后快速摇摆时,鼓槌轮番敲伐鼓面,宣布颇具特征的“铃鼓”般的音色。西藏艺术作品中有时也有沙漏形状的湿婆教达玛茹。

  释教的木制达玛茹或小鼓是由两个空心的半圆组成,半圆的拱顶处连在一同。达玛茹的尺度各异,从直径大约四英寸到十六英寸的巨型断行鼓[4]不等。更小的达玛茹常常是手艺雕刻成圆形、四叶形或与人的颅骨类似的椭圆形,形状要依据颅骨进行规划。两个羊皮鼓槌的皮是从同一张整张羊羔皮上割下来的,现将皮放在水中浸泡,然后将其粘在两个木半球的边际上。这样,在皮干了之后,两张皮能够宣布相同的腔调。羊皮常要通过染色或涂成绿色,也可用蛇皮或鱼皮制造小型达玛茹。

  达玛茹中腰处围有一块起装修效果的绸缎、毛皮或金属箍条,上面挂有布垫手柄或珠宝饰手柄。手柄中心箍条的两边挂有两个布垫而成的或用钩针钩出来的小球,用于伐鼓。通常用两条拧在一同的赤色或黑色丝线将小球连在一同,有时,在两个小球衔接的中心处打上一个结。在达玛茹的布垫手柄或珠宝饰手柄上垂挂着丝绸“尾穗”。在传统上,尾穗上有一个布垫手柄,形状宛如三叶“云纹”。一块彩色丝绸帐幔从上面垂下来,在帐幔的沿缘和上边下缘处缝着色彩摆放次序相同的丝线穗子。帐幔在不用时,长长的穗尾将其卷绕在鼓腰上,达玛茹则放在一个鼓状的、带有布衬的盒子里。布衬两面的中央处一般都有用十字绣法或凸绣法绣成的圆形图画,图画上有三色“喜旋”。在神灵手持达玛茹的彩绘图上,手柄通常是一个珠宝链,珠宝链结尾有一个三叶云纹和一个带穗的三层帐幔。

  释教怒相神或半怒相神手持的密教达玛茹是用信仰婆罗门教的十五或十六岁的少男少女的颅骨制成,或是十六岁男童和十二岁女童的颅骨连在一同制成。藏族艺术家常把双面达玛茹左边画得稍小一些来代表青春少女的颅骨。在密宗仪礼中常明确规则运用人骨和其他真言芥子,由于它们的特质能使礼器或“力器”与被安慰之神建立起特别的亲密关系(参看下面有关胫骨号筒的内容)。达玛茹的鼓槌和手柄装修物都是用人骨制成的,令人生畏的手柄是用黑丝绒制成,黑丝绒上织有各种兵器的图画。由于达玛茹的两个鼓面是用“一同发声”的两个少男少女的颅骨制成,因而,从性的视点来看,摇摆达玛茹标志着办法和才智的结合便是相对和肯定菩提心露。两个颅骨的颅缝被精准地粘连在一同,这也是在着重这种结合,颅缝被称作“梵孔”[5]。

  藏式达玛茹一度适当的多,是用从尸林或天葬场得到的人的颅骨制成。但现在,这样的礼器在东方艺术市场上已屈指可数,且价格极高。现代“仿造品”是印度工厂用“再生骨”制成的。工厂把遭意外损伤的无主颅骨和骨头清洗和漂白后用于出口。但依据密宗的规则,在即便运用这种颅骨的典礼中,它们已毫无效能。现在还能够地道用山公颅骨制成的娇小玲珑的达玛茹。

  男女神灵或密宗修持者的阳性“办法”右手总是手持达玛茹。其功用是呼唤全部佛陀、菩萨和空行母,用大乐鼓励他们。“阳性”达玛茹宣布“大乐之声”,它常常与法铃般配,握在“阴性”的左手上,宣布“空性之声”。空行母的达玛茹招集并鼓励全部空行母宣布大乐之声。大乐源自邬摩天女[6]或“外道女”[7]噼啪作响的内火,由于,在藏族瑜伽修法中,这个喷焰“天女”从中脉中升腾。

  大型的木制达玛茹用于藏族的“断行”[8]修法中,能够宣布“无常之声”。它呼唤全部空行和空行母共跳“断我之舞”,并呼唤全部精灵赴“盛宴”,一同吞食修持者的尸身。断我修持是大成果者帕·当巴桑杰[9]从印度传入西藏的,又经其闻名的藏族女弟子玛久拉珍[10]传承下来。断我修法是让人亲眼目睹自己被肢解的尸身献给众神和心怀不满的鬼魅来清还业债的办法,寻求断灭“二执”[11]和自爱。这个有用的断执修法在传统上要在夜间的一个与世隔绝或超自然的当地进行,如鬼魅出没的十字路口或尸林。断行鼓的典型尺度在直径八~十六英寸之间,鼓边常饰有莲花生八大化身或八大尸林袖珍画。在蒙贴鼓皮之前,达玛茹内侧面上常要刻上咒语。

  达玛茹的空心鼓体标志着法身,两个鼓槌头标志着相与空的结合。鼓中腰处有一圈起装修性效果的箍条,箍条上能够装修宝石或子安贝壳[12],代表着应身的三十二大相。两个鼓槌把报身比作办法与才智的结合。填充而成的三叶云纹代表着三角形的“法相”。五色丝绸帐幔的尾边代表五佛。达玛茹上半部手柄有时是用海螺壳的某一部分制成,代表着“语”。鼓自身代表“身”,丝制帐幔的尾边代表“意”。

注解:

  [1]梵文:Nataraja,舞蹈之王。

  [2]梵文:tala,节奏。

  [3]梵文:raga,贪欲。

  [4]藏文:gCod-rnga,断行鼓。

  [5]梵文:brahma-randhra,梵孔。

  [6]藏文:Gtum-mo,邬摩天女,大安闲天之妃。

  [7]梵文:candali,外道女。

  [8]藏文:gCod,断行,断除全部烦恼之意。

  [9]藏文:Pha-dam-pa-sangs-rgyas,帕·当巴桑杰,人名。公元十四世纪抵达西藏的一名印度佛学家。

  [10]藏文:Ma-cig-lab-sgron,玛久拉珍,西藏一女佛学家名,也是能断派的创始人。依帕·当巴桑杰为师,是希杰决鲁派教法的首要传出者。其生卒年虽有不同说法,但大都以为,生于公元1031年,卒于1129年。

  [11]二执,亦称“执二边”:执常、执断或执有、执无。

  [12]原文:cowrie shell,子安贝壳,很多海洋腹足类软体动物一科中的任何一种,广泛散布于暖海中,具有美丽的有光泽贝壳,常常具发亮的色彩,很多用于装修品或作为钱银。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