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观是什么意思_观修无常的重要性

  无常观,便是指“无常”一词的概念在释教中所表现的观念;该观念以为人间但凡存在的都是无常的,不是永久存在、永久不变的。此外,“无常”一词最早出于《易经》,后随释教在我国的开展而被归入释教术语之中,词汇意义同原出处共同。

  佛经中的“无常”来自于中文词语“无常”,意思与中文词语里的“无常”意思相同,是讲一切都在改变,无常是讲准则,改变是是讲现象。佛家说无常,我国《易经》叫变易,改变;释教讲的“无常”,往往是指人的逝世,所以释教的无常观,其实便是对“死”的观点及观念。

  在佛陀的年代,就总着重“无常感”的重要,并常引证“四种马”来譬喻众生感觉“无常”程度的不同:

  1、良马:所谓“良马见鞭影而跑”,这种马很聪明,看到主人的马鞭,就知道要跑,不再慢悠悠地走了。

  2、好马:尽管没有像良马那么聪明,可是主人的马鞭碰到它尾巴的毛端,它就知道要跑。

  3、庸马:这种马就比较愚钝了,有必要比及马鞭打在身上觉得痛了,才吓到、晓得要跑。

  4、驽马:这种马最愚钝,马鞭打在身上痛入骨髓,才晓得要跑。

  这四种马譬喻四种对“无常”不同程度感觉的人:

  第一种人:他看到花开花落,就领会到人生的无常,看到火葬场烧死尸的浓烟,就感觉到存亡事大,就会去思想“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死了还有没有身后的国际?假如没有,那就一死百了;假如还有,身后会是怎样的国际?是苦?是乐?”他会去思想这个问题,而想要去了解它。假如真有身后的国际,那么他要寻找肯定安泰的国际。这种人在佛门是根器比较敏锐的,只需看花朵开了,尽管生命十分绚烂,可是通过一段时刻,花朵干枯了、凋谢了、坠落了,他当下就感觉自己跟花朵相同。

  第二种人:他看到送葬的人群或是棺木、灵车通过,就领会总有一天自己也会这样,然后引发学佛修行的心。

  第三种人:有必要让他看到自己的街坊或朋友的逝世,或许参加了朋友的葬礼,才领会到总有一天也会轮到自己,因而想到非修行不行了。

  第四种人:有必要等自己最挨近、最关怀、心爱的人,比如自己的父亲、母亲或兄弟死去了,他才会警觉到自己不久也会像他们那样。假如连亲人逝世,也没有殷切的感触,直到自己年岁变老,沉痾在身,才感觉无常,这是比较愚钝的人。

  若是连自己老病降临,也不觉得无常现已火烧眉毛,那真的是没有无常感的人;没有无常感的人比较没有宗教情趣,也不会去寻求宗教的崇奉并进一步修行。

  现在大多数人,关于逝世,总是一味地逃避,谈到“死”就觉得忌讳,好像鸵鸟在遇到风险时,把头埋在沙中相同。人终有一天会死,这是谁都逃不脱的命运,咱们从出世那一天起,便一步一步地向逝世挨近;谁也无法确认何时何地会死,谁也没有掌握明日或今晚,自己会不会命归鬼域。死神从不与人约好时刻,他往往出人意料地降临,让咱们一命呜呼,所以,《地藏经》中说:“无常大鬼,不期而到。”

  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陀曾问弟子:“生命有多长?”有人说是“几天”,有人说“在饭食间”,佛陀都摇头说不对。后来有人说:“生命在呼吸之间。”佛陀才予以首肯,点头称是。龙猛菩萨在《亲朋书》中也说:“今日晚上沉沉地睡去,谁也不敢确保明日能够安定醒来。”可见,人的生命极端软弱;咱们的房子若没遇到自然灾害,差不多能确保几十年不坏,可是咱们的生命,却无法跟谁签合同,确保它能存活几十年。

  可是,世人最大的缺点,便是没有“无常观”,他们天真地以为逝世不会那么快到来,整天为了几十年后的事计划;殊不知“鬼域路上无老少”,逝世的降临,并非自己想的那样缓慢而有规则。要知道,逝世呈现的方法、时刻,永久是无法确认的,谁又能预知明日和逝世哪一个先到来呢?或许有人以为:“已然逝世是每个人的归宿,早晚都会临头,那有什么可惧怕的?”其实,世人皆死,并不会脱节你个人面对逝世的苦楚;所以,咱们若要对自己担任,就应赶快放下对此生的贪执,为绵长的后世多做预备。

  修行人若对无常观得好,一旦自他身上呈现无常,就能够安然承受。咱们常常也看得到,有些修行比较好的人,自己挨近逝世时会面带微笑,看见亲朋好友死时,也不会哭天抢地,由于他早就理解生命像风中灯烛相同,没有什么永久性。可是没有学过佛的人,自己身上遇到无常或许看见亲人逝世,就特别特别难过,这与没修行过有很大联系。

  假如修持相续的无常,就会有修行的动力。当咱们修行松懈的时分,一想起人生的无常、人间万事万物的无常,就会遭到鼓动,就会发生激烈的修行愿望;而修持片刻的纤细无常,则能够成为证悟“无我”的根底。所以,咱们一定要修无常,修了无常之后,就会有很大的前进。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