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学常识:四念处是什么?什么是四念住?-梵学常识

四念处是什么?什么是四念住?

四念处,又叫四念住,是指身、受、心、法四种观想。身,便是咱们的身体;受,是咱们的身体对外界种种触摸影响的感触;心是关于受所发生的反响、执着;法是身、受、心所发生的全部。就个人来说,身受心自身便是法,身受心之外没有法。除此,凡缘由所生的,皆是法。

四念处是一种很杂乱、很不简单修的修行办法,佛经上记载,在释迦牟尼佛行将入涅槃的时分,阿难强忍住沉痛,请佛就未来佛法的弘传,开示最终的遗教。释迦牟尼佛咐嘱阿难四件事:其一,在日后结集佛法经典之时,每一部经的经文皆以「如是我闻」为开始,表明这是由佛陀亲口宣说,阿难亲闻;其二,以戒律为师;其三,依四念处行道;其四,关于犯戒而不是劝说的比丘,用默摈、不答理他的办法,让他心生悔意,自行归善。由此可知,四念处是佛陀教法中很底子而重要的一个办法。

四念处的意图在于用观照身受心法而发无漏才智,也便是禅宗六祖的「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即慧,即慧即定,实则重于慧摆脱,所以着重明心见性、彻悟成佛,这都是无漏慧的功用。大悟完全,便得五分法身,名为涅槃妙心,又叫正高眼藏。由此可知我国禅宗的禅修特征,无异便是四念处观的日用化与普遍化,把高难度的修行办法,转化成或动或静、任何时地都可灵敏运用的修行办法。

「身受心法」四种观想

用这四种的观主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为了要对治四种倒置的错认和执着。四种倒置便是:净——清净的净,乐——高兴的乐,常——永恆的常,我——我为中心。由于有这四种倒置,所以不能出三界,所以沉沦流通在存亡中。四种倒置里的底子法是「我」,由于「我」,而错认存在是常的、永恆的。永恆感从哪里来呢?从承受而来;受从哪里来?受从身体而来。身体是物质的,心是精力的,但是精力不离物质而效果,身受心动,身心的感触加起来,就成了我,这是小我。从物质界小我的身体,到禅定中有定的感触的大我、大身,都设想以为恆常,执着以为有我。修四念处,正可以破四倒置,出三界。

观身不净

调查咱们的身体,用「观」的办法来观它。在一般的说法里,此处往往解说得和五停心的不净观相同。但是我以为,假如是不净观,便是尚在五停心的阶段了,所以应该不是不净观。若从《俱捨论》来看,它不是注重于身体的不净;换句话说,不是身体很髒、很臭的那个不净,而是烦恼的本源叫作不净。观「身是烦恼根」,所以不清净。

观受是苦

一般,人关于身体的诸受,误以为是乐、是清净,这儿倒置想所导致的,便是宝爱这个身体。每个人都贪爱自己的身体,谁不贪爱自己的身体呢?割捨自身的一块肉拿去给狗打牙祭去,没有这样的事。观受是苦与观身不净是连带的,因观身不净,而调查到身体所带来的并不是功德,都是麻烦事、不清净的事。所谓不清净,指的是烦恼的本源,製造罪业、存亡的本源。一般的人把身体当作净、把感触当作乐来看,底子没有想到它是存亡的本源。

咱们为什么会喜爱这个身体的种种呢?有时肚子饿了,吃的时分,吃得很饱,很舒畅;口渴了,喝水的时分,喝得好舒畅;累了,上床睡一觉,睡得好舒畅;热的时分,有冷风缓缓吹来,吹得好舒畅;爱情的时分,密切地拥抱,也觉得好舒畅……。做舒畅的事,感觉身体很心爱,所以起倒置想,以为身体是受乐的底子。苦楚的时分是有的,但不会记得住,只记得好的,所以会对身体发生执着。

很多人不能认同释教讲苦,他所感觉到的都是乐。但若深化地剖析、观照下去,就会发现,全部全部的乐,都是苦的要素,都是带来苦的原因;而苦是没有止境的,乐对错常有限的。这一生的苦,接连到未来生的苦;即便是这一生,到最终,此身仍是会逝世、会损坏,成果仍是苦。所以说有受皆苦,「乐」不过是一个假象。因现象的实质是无常,无常故苦。

观心无常

心是什么?前面已提及,心是从身体的感触,而发生的反响和执着。咱们的心,唸唸不停地跟着全部的受在改变。既然是片刻不断地改变着,这心当然是无常的。但是,一般人总以为心是永恆的,比如男女间的信誓旦旦:海可以枯,石可以烂,咱们的心永久不变……之类的,此即「常心」。

执着咱们的心是恆常的,这种错觉,是由于不能观照到心念的改变。所以错信昨日想任何事的,是我的心;在三后前、十年前、五十年曾经,那个动脑筋在想的,也是我的心;身体或许变了,我的心没有变,环境变了,我的心没有变。其实,不是我的心在动,是我的想法在动。他无法想到心之所以为心,实际上,是一个想法、一个想法间的连锁、连接,不能如是调查,则会愚痴、顽固地想像成是同一个人的心,在不同的时刻,想着不相同的事。其实心念片刻变异,本是无常。

观法无我

关于身、受、心三个项目,咱们假如从身调查起,身受心之间的关係并不是原封不动的,而是随时都在交互变改变。既然是可以改变的,当然不是常的,既然是可以改变的,里头有没有「我」呢?假如可以改变的是我,那在改变的进程中,终究「我」在那里?所以全部法,不管是心法或是色法,无一不是缘由和合的暂进闪现。暂时闪现其间,每一点每一点连缀起来,便成为一椿事。从时刻上看,是一个进程,从空间上看,是一个集合体,但是这种集合体依然继续在变,进程也不断在变。「我」在哪里呢?哪个是我呢?身体是我吗?心是我吗?承受的「受」是我吗?一般以为,身体是我,我在承受,我在想,所以身受心统统是我。但把这些东西放在空间、时刻上来看,就仅仅缘由的结合、因果的关係,「我」是不存在的。

用什么来观身、受、心、法?用慧。在什么时分来看?在得到五停心的定今后。停于定,止于守时,心底子动。若得定今后,心可以动,这不叫想法,叫慧,是很清楚的观照。

以慧来观身、受、心、法的时分,这个慧自身有被它所观的目标。假如观一观又停掉,不能继续地一直观下去、观完结,那是代表刚刚开始刻苦的阶段。但是逐渐修观,先观身,观身可以不断,再观受,观受可以不断,观心,又能不断,三种连起来观,一气不断,此即四念处观成,进入「世第一位」,已在得阿罗汉果、出三界前的阶段了。

四念处的进程分红四个层次,即暖、顶、忍、世第一位,并要合作十六行,即十六特胜来修,所以观成对错常不简单的。所谓十六特胜,它的意图是要证四圣谛: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四圣谛怎样修呢?便是从四念处而修。在观四念处的时分,把四圣谛加进去一同观,四圣谛每一谛中有四行,共十六行。

观四念处得力,才知道四圣谛的苦谛终究是什么。可以了解到苦谛的实义,才干逼真地生起不退的决心,直到证四圣谛,已能每一片刻、每一片刻,都接连地、不断地、不退地观照明彻,并且就在观上面不会再离开了。故证四圣谛已具无漏慧,出离三界,永断存亡。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