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由来和习俗(元旦的由来和习俗ppt)

元旦的由来和习俗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前史。

我国元旦向来指的是夏历(阴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曾经也是很不共同的。因而,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共同。

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共同我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则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榜首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向沿用到清朝末年。

1912年1月13日,孙中山发布《暂时大总统关于公布历书令》,责成内务部编印新历书。随后又规则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不叫“元旦”。

1914年1月,民国政府的内务部拟定阴历元旦为新年,由此,传统阴历新年岁首被官方正式易名为“新年”,传统的“元旦”“新年”称号被安顿在公历的1月1日这一天。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办道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步构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许多的“社火”等文娱欢庆活动。

相关传说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皇帝在位时勤政于民为大众办了许多功德,很受广阔大众敬爱,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皇帝”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道德才干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往后必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身后也可安心瞑目了。”

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大众做了许多功德,都非常受人敬爱。后来人们把尧身后,舜帝祭祀六合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端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便是古代的元旦。

以上内容参阅 汹涌新闻-元旦的来历

元旦的由来和习俗

尧舜时期,人们把舜帝祭祀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新年的开端,而且规则正月初一为“元旦”。而在汉朝之前,正月的时刻常常跟从朝代的替换而改换。到了汉朝,汉武帝正式规则把孟喜月定为正月,孟喜月的榜首天就称为元旦,这个历法也一向继续到了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央政府决议选用国际通用的公元编年法,规则每年阴历的1月1日为新年,阳历的1月1日为新年。

元旦的习俗有: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号习俗。

元旦:

我国前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呈现于《晋书》。我国前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曾经是很不共同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共同。从汉武帝起,规则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榜首天称为元旦,一向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计算,民国元年决议运用公历(实际运用是1912年),并规则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而元旦在我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我国元旦的由来和习俗

我国元旦的由来

我国元旦向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开端,是榜首的意思,元旦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标志一日的开端。

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端的榜首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附图阐明

元旦的习俗

元旦开始的习俗是点燃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祖先等。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便是放假一天。元旦当天,人们会展开元旦联欢会、敲锣打鼓、团体跳民族舞、社团集会、游览等。部分农村地区还会点燃炮竹,杀鸡宰鹅,拜祭过各方神灵,一家人聚会一餐。

以上文字内容便是小编收拾的关于元旦的由来和习俗和元旦的由来和习俗ppt的具体介绍,期望可以协助到您;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住保藏重视。


随机文章: